產業價趨高‧為甚麼?
在巴生河流域一些地區,近年來,房產價格持續走高,其走高的速度與增值的幅度,超出許多人的想像之外,房價為何走高,有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,而且漲幅還相當可觀,更讓許多錯失機會的人懊惱不已。
供不應求
行內人士指出,除了通貨膨脹、建築材料成本上漲,其他的主要原因是需求超出供應。
為何投資者對某些產業計劃的需求如此殷切?原因除了所在位置居策略性地點,其他因素尚包括產業的設計、建築格局新穎,規劃完善,促使有關產業單位的價值不斷上漲,增值的幅度在坊間傳開後,不只引起有關社區或附近住宅區居民的購興,也吸引其他地區投資者的目光。
結果,這些產業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,價格翻了2、3倍,以每平方尺售價計算,成為巴生河流域價格數一數二昂貴的產業。
目前,大馬最昂貴的產業單位,應屬坐落在吉隆坡城中城的分層房產,隨手數來都是過百萬令吉的單位。
這些產業的買家由本地及海外投資者組成,個別高檔產業的投資者組合,比率可能參半,也可能是3:7、4:6,或2:8(海外:本地)。
不論組合投資者屬於哪一個比率,產業價格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的一年來,明顯上漲了許多,這是事實,準備加入購買、投資或提昇產業擁有者,其中一些可能因為步伐稍慢,失去了不錯的機會。
步伐慢不全是因為財力不足,可能是因為觀望,看形勢是否扭轉,結果這一等,讓產業價格靜悄悄上漲,機會在面前溜走。
但這是否意味大馬人民的產業購買力,在短短的日子裡,加強了許多,嚴格來說,不是,大部份的人購買力停留在原有水平,只有少數的富裕人士,實際或賬面財富更上一層樓。
發展商轉投優質房產
前面說過,產業價格之所以大幅上漲,其中最大原因是發展商轉向發展單位不多的高檔或優質房產。物以稀為貴,雖然單位數目不多,但都是過百萬令吉的房產,賺幅不比發展大批的中低價房屋遜色,而且加入優質、豪華房產發展行業的業者,也可以提昇本身在業界的形象與地位。
一個超過百萬令吉的房產單位,對本地人的購買力來說,還是備受考驗的,業者因此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的買家。
類似這樣的單位,對歐美的買家或投資者來說,他們甚至有能力購買不只一個單位,這也是為何高價、優質產業單位,銷售業績可觀的主要原因。
當一個高檔產業計劃能取得可觀銷售業績後,接下來推出的第二期或第3期計劃,售價自然提高,大家如果有留意或關注同一個地區的產業計劃售價,不難發現每推出一個新的計劃,每平方尺售價比之前一期高。
當然,這是很合理的進展,推出新一期的計劃,調低售價是不可能的事,如果是這樣,多數人都會等待,看看下一期的計劃是否會更加“好康”,即使是保留在原有水平的例子,也少之又少。
漲幅過高恐引起泡沫現象
由於通膨及投資者反應好的關係,許多業者在掌握市場走勢與近況後,都會將售價調高一個百分比。
根據行內人士的看法,調高售價是合理的,這才符合投資法則,關鍵在於調高的幅度是否可以比較合理反映市場的走勢,有些時候,調高的漲幅可能過高了一些,長此下去,擔心會造成泡沫的產生,對後面加入投資行列的人士比較不利。
一個產業計劃,如果在不到5年的時間,漲幅近100%,甚至更高漲幅,對那些擁有多個單位的業主來說,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,他們都欣喜不已,對於本身居住在有關單位的業主,因為無法套現,也只是賬面上的收益。
坦白說,我們應該將眼光放長遠一些,產業價格如果不斷上漲,假設我們的人均收入步伐跟不上價格的漲幅,最後,受益的只是少數幾個百分比的富有人士。
試想想,再過10年、15年,當大家的侄、甥輩、孩子們加入職場,準備組織家庭,購買房屋的時候,他們可能需有5位數的收入,才購買得起一個房產單位,也許到了那個時候,若要在巴生河流域置產,一個足夠小家庭居住的單位,可能是50萬、60萬令吉、或更高的價格起跳。
今天,有能力購買幾個單位的投資者或業主,他們年輕的一代,也許少了需有一磚半瓦的煩惱,但對於廣大的受薪階級者,屆時會是怎樣的情況,相信大家都很難想像,他們恐怕只能加入租屋一族的行列。
[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產業札記‧2010.08.08]
Comments
Post a Comment